在資金外流額連續兩年破紀錄之後,新興市場債券是否扭轉在即?
本週投資長觀點邀請到路博邁全球新興市場債券主管Rob Drijkoningen 及 Gorky Urquieta擔任客座作家。
根據摩根的數據,在2022年流出新興市場債券的資金額前所未見的高,而在2022-2023年連續兩年的外流金額也最大:在2022年時有近900億美元資金撤走,到翌年再流失330億美元資金,而在今年首兩個月亦有約50億美元資金流出。
正當已開發市場債券殖利率和美元匯價雙雙上揚,資金流出新興債券市場並不完全令人意外。雖然如此,我們認為資金可能過度流出,因此有機會開始扭轉。全球利率水準似乎已見頂,而新興市場基本面大致穩固,不但經濟增長展現韌性,通膨減緩趨勢已經確立,而債券違約風險也有限。
增長和通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經濟增長的最新預測,與我們的預期相符,該組織估計今年已開發經濟體的增速將「稍微」放緩至1.5%,而新興經濟體則有望「穩定增長」4.1%。
在一定程度上,新興市場受惠於美國經濟保持韌性,此外也因國內通膨降溫而得到支撐。一些新興市場央行已經開始降息,而通膨緩和及全球利率似乎見頂,也為這些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有望支撐經濟增長,並有助於壓低新興市場本幣債券殖利率。若已開發市場央行的政策其後也跟隨,新興市場強勢貨幣計價債券殖利率亦可望回落。
主權債違約
疫情爆發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原有的債務脆弱性和政策失誤問題,以致新興市場主權債違約率近年飆升,其中一些違約主權債因與持續緊張的地緣政局息息相關,因此仍未解決,但其他很多國家已經與債權人接近達成協議。
此外,有一些被視為面臨財困的國家自踏入2024年以來也取得正面的發展,不論是整頓財政政策的阿根廷和厄瓜多,或是因與阿聯酋簽署投資協議以及獲得IMF將貸款額加碼而得到額外融資的埃及。至於其他非投資級別的國家為應對財政壓力,在過去四年透過大舉改革經濟和治理,也有助於這些國家得到IMF的支持和其他較優惠的混合融資安排。
故此,我們相信今年不會再有新興市場主權債違約,前景改善可望為較廣泛的資產帶來利多,而我們留意到前緣債券市場近期已經恢復活動。
企業流動性緩衝水準高
至於全球經濟保持韌勁和利率下行,亦應能紓緩新興市場企業債券發行機構的壓力。企業流動性緩衝水準接近十年來的高位,而經過多年來努力去槓桿之後,企業資產負債表普遍穩固,意味著在今年需要發債的新興市場公司相對上較少。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新興市場企業債券違約率有望從去年的7.8%下降至今年的5%以下,而大部分違約壓力集中於中國房地產業,若在分析時將之剔除,那麼今年的違約率可能再回落至低於3.5%,比長期歷史均值還要低。
評價
在這大致正面的展望中,目前的不利因素是新興市場債券評價相對較高,特別是在2023年底利差資產全面反彈之後。摩根新興市場全球多元債券指數(EMBI GD)利差現在為375個基點,與ICE美銀全球和美國High Yield債券指數 – 目前分別為350及330個基點的利差水準,差距不大,並且只稍微高於新興市場債券長期均值的355個基點。
不過,我們相信這利差水準其實掩蓋了在新興市場債券中,兩類債券的迥異表現。截至2023年的過去四年間,在EMBI GD指數中的投資級債券利差收斂約45個基點,美國投資級債券利差水準大致不變;相較之下,在EMBI GD指數中的非投資級債券利差在同期其實擴大200個基點,反觀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利差則收斂。
出於這個原因,我們認為在新興市場債券中,部分投資級債券仍具吸引力,但非投資級債券利差反而有更多機會進一步壓縮。
風險
那麼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債券的主要風險何在?
如上文所述,今年大部分違約風險將來自中國企業債,內需疲軟和政策支持受到掣肘,可能繼續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特別是當地房地產業,但我們將之視為中國本身的風險,不太可能成為顯著波及其他新興債券市場的源頭。
反而,我們相信主要風險可能是全球通膨回升,而美國上週公布的通膨數據,正提醒我們這風險仍然存在。在今年過後,美國政府一旦易主並採取保護主義色彩較強的政策,也可能對新興市場債券構成挑戰。
不過,考慮到我們的核心預測情境是經濟增長和通膨將回穩,因此相信近期資金顯著流出新興市場債券的情況可望在2024年扭轉。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68號20樓
電話(02)87268280。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所含資訊反映文件編製日觀點,其資料來自路博邁認為可靠之來源。路博邁並不對本文件內任何資料之正確性為任何陳述或保證,亦不保證這些資料所為之任何估計、預測或意見將會實現。本處所表達之意見,可能在文件發布後隨後續條件變化。
本資料僅供參考,本公司並不針對個人狀況提供投資建議,投資人如欲進行投資,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及其投資風險,並承擔投資損益結果,不應將本資料內容視為投資之唯一依據。本文提及之個股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薦或建議,亦不代表基金未來投資。
©2024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