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V. Amato,總裁暨股票投資長
此次財報季發佈的財測目標料將開始透露未來盈餘可能衰退的幅度,以及目前股價已反映到何種程度。
第二季美國財報季在上週開始起跑,同時美國再次公佈令人咋舌的通膨數字。
許多投資人認為企業獲利以及通膨數字即將登頂來到轉折點。然而,同樣是登頂,看在投資人眼裡卻是兩樣情:前者令人枕戈待旦,後者卻令人充滿期待。
我們最後再回頭談談通膨。本週我們討論的重點將聚焦剛開跑的財報季。我們認為此次財報季之所以比過去都來得更加重要,因為真正的影響並非來自那些已經實現的獲利數字,而是各大企業公佈的財測目標。
好壞互見
眼前總經環境面臨的挑戰堪稱多年來前所未見-這樣的說法可能還有些保守。
美國通膨數字高達9.1%、市場傳言聯準會恐一口氣升息1%、中國的防疫封控措施、歐洲面臨日益嚴峻的能源與地緣政治危機、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消費者信心惡化、以及美國失業救濟金初次請領人數攀升等種種因素推升經濟衰退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剛公佈的經濟數據其實表現不算差。舉例來說,目前職缺增加的速度仍超出預期,企業主遲遲無法填補人力缺口。由此看來,當前的總經環境似乎具備夠強勁的體質,一方面可消化金融環境緊縮帶來的影響,經濟成長也不致於大幅趨緩。
我們預期陸續公佈的第二季財報數字亦將呈現類似的好壞互見情況。
事實上,在第二季財報公佈前,市場分析師就已下修各個產業的預測結果-唯有能源產業是例外,但這並非什麼罕見的現象,且分析師對於第二季獲利預測的下修幅度相對低於過往的修正趨勢。目前市場預期第二季企業盈餘年增率仍可維持接近5%的正成長;倘若將大型科技類股排除不計,企業盈餘成長率將上看9%。若是進一步將金融類股剔除不算,盈餘成長率更有望高達12%。
這聽起來相當不錯。此外,企業公佈的獲利數字常超越分析師預期,因此即便第二季企業盈餘成長率高達、甚至超越6%,投資人也毋須感到意外。
做好心理準備
然而,這些反映過去的統計數字難以左右市場走勢。
先前我們已看到部分企業發佈獲利預警-例如最近備受關注的美國大型零售業者Target,並對市場造成廣泛的影響。企業之所以發佈獲利預警,大多是因為外在環境快速變化,期望藉此降低投資人的期待,因此獲利預警可能令投資人看待未來的信心大幅惡化。
如今,企業開始公佈正式財報,投資人應細細推敲企業經營團隊的談話口吻以及評論內容,並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接下來我們料將聽到類似的看空、模糊、或十分保守的觀點。我們可從Walmart或星巴克等大型消費性企業發佈的財報找尋蛛絲馬跡,藉此評估消費者信心以及消費支出抵禦通膨的韌性。
現在,投資人對於這類型的訊號特別敏感,因為許多人認為經濟成長趨緩將在未來幾個月令企業盈餘萎縮,但是盈餘萎縮的幅度以及反映在資產評價上的程度至今仍莫衷一是。此外,目前市場上有兩派人馬持續在爭論:其中一派認為到目前為止股市經歷的賣壓主要反映利率攀升的影響(導致本益比下降),但另一派人則認為這波賣壓至少已反映部分盈餘惡化的前景。
我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是未來幾週企業經營團隊發佈的評論與市場反應多少可為這些問題提供較為明確的解答。
趨於穩定
故此,隨著企業盈餘陸續公佈,加上通膨與升息的影響進一步發酵,未來市場料將出現更顯著的波動性,並形成一股強力循環:通膨壓力趨緩意味著金融環境緊縮已令經濟成長與企業盈餘承壓,而經濟活動與盈餘成長趨緩則代表通膨壓力降溫並使得央行暫停升息。整體而言,考量目前市場對於停滯性通膨的擔憂,我們認為一旦通膨出現觸頂訊號-時間點可能落在下半年,屆時市場可望出現釋壓反彈-即便通膨觸頂意味著經濟成長已開始趨緩。
儘管如此,我們目前仍對股市維持審慎態度,持續青睞低Beta係數的股票。我們將密切觀察企業盈餘觸頂的恐懼或通膨觸頂帶來的釋壓效應,及其對市場造成的極端上行或下行壓力,藉此隨時調整投資部位。現在,企業獲利前景正站在交叉路口,第二季財報數字應可為我們指出更加明確的方向。然而,正如同我們這段時間以來所說,唯有通膨與利率走勢趨於穩定,股市前景才能真正趨於明朗並觸底止跌。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
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68號20樓
電話(02)87268280。
※特別提醒: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所含資訊反映文件編製日觀點,其資料來自路博邁認為可靠之來源。路博邁並不對本文件內任何資料之正確性為任何陳述或保證,亦不保證這些資料所為之任何估計、預測或意見將會實現。本處所表達之意見,可能在文件發布後隨後續條件變化。本資料僅供參考,本公司並不針對個人狀況提供投資建議,投資人如欲進行投資,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及其投資風險,並承擔投資損益結果,不應將本資料內容視為投資之唯一依據。本文提及之個股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薦或建議,亦不代表基金未來投資。 ©2022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權
本文由路博邁投信授權轉載,文章內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