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投資人與消費者都處於非常悲觀的狀態中,但Kristina Hooper看到了樂觀的理由,並重點介紹了其中的七個。
重點摘要:
- 全球供應鏈壓力正在緩解
- 全球供應鏈壓力雖然仍大,但部分由於中國供應交付時間改善而減輕。
- 近期通膨數據有一些亮點
- 雖然上個月美國整體通膨率上升,但我在最近的數據中看到了一些樂觀的點。
- 中國出現積極經濟訊號
-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讓人失望,但6月份出現強勁反彈。
之前在部落格及媒體採訪中提到過,我發現當前全球市場環境過於悲觀,畢竟兩年前,我們處於全球大流行病的陣痛之中,不確定是否可以開發出針對新冠的有效疫苗,更不用說當時的短期情緒。我們如今的情況則大為不同。當然,如今的高通膨及許多已開發市場央行激進緊縮貨幣政策的環境並不理想,但我認為比起兩年前已經好很多。然而,似乎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點,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企業與金融市場都處於非常悲觀的狀態中。我認為,在此環境下提供幾點樂觀理由可能會有所幫助,以下是在當前環境下保持樂觀的七個理由。
1. 全球供應鏈壓力正在緩解
根據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全球供應鏈壓力雖然仍大,但在過去七個月已經降低。上個月的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國供應交付時間改善,而供應交付時間改善是因為許多城市結束封控重新開放。這表明至少有一個通膨壓力源正在緩解。
2.商品價格正在下跌
商品價格雖仍處於高點,但亦在回落。高盛商品指數較今年3月8日的高點已經降低19.92%1,彭博商品指數較6月9日的高點已經降低16.94%1,這表明至少還有一個通膨壓力源正在緩解。另外,這應該會減緩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商品部分的增長率,當然會有一些落後,但這亦表明商品通膨可能很快就會緩和。
3.近期通膨數據有一些亮點
雖然在最新報告中美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個人消費支出指數(PCE)均上升,但其實核心CPI及PCE增長(不包括食品及能源價格)最近已經小幅下降2。儘管上週的PPI數據高於預期,但仍有一些積極的點,服務業PPI僅月上漲0.4%3。服務業需求指數在連漲七次後在6月份持平3,這些顯示服務業通膨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緩和。
4.美國長期通膨預期良好
根據上周密西根大學的調查,未來五年通膨預期從上個月的3.1%降至2.8%4。上週早些時候發布的紐約聯邦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了類似的結果,與密西根調查一樣,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調查顯示未來一年通膨預期上升,而未來五年通膨預期下降。此外,未來三年通膨預期亦從5月的3.9%大幅下降至6月的3.6%5。這兩項調查幫助確認了長期通膨預期處於合理範圍,並且已經稍有好轉,以此作為依據,聯準會可以不用如此大幅緊縮貨幣政策,以致衰退隨之而來。
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投資人與消費者都處於非常悲觀的狀態中,但Kristina Hooper看到了樂觀的理由,並重點介紹了其中的七個。更具體而言,這顯示聯準會不太可能在下次會議升息4碼;在我看來,3碼似乎更合適。加拿大的通膨預期則相反,加拿大央行最近的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未來五年通膨預期從第一季的3.23%上升至第二季的4%6,這幫助解釋了為什麼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會議上認為有必要將利率提高4碼。
5.中國出現積極經濟訊號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讓人失望,但6月份出現強勁反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相關防控,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增長讓人失望,年增長0.4%7,但在防疫限制放鬆後,6月份增長普遍反彈。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在促進增長政策的支持下,由工業生產及基礎建設投資帶動復甦。
6.中國的疫情已經改善
各地城市重新開放,經濟活動正在改善。然而,最近有些地區的感染率增加,引起了對再次進行大範圍封鎖的一些擔心。我認為這不太可能,因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在最近幾個月從零感染到動態清零,再到動態社會面清零,經過了完善調整。這意味著若感染人數增加,則進行小範圍封鎖,例如封鎖社區,而不會進行大範圍封鎖。這項政策配合每日新冠檢測,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在出現感染時迅速撲滅,防止廣泛傳播。
7.當悲觀情緒瀰漫市場時,正面驚喜會更有力量
股市已經遭受重挫,這並不意味著全球某些股票市場不會進一步下跌,尤其是考慮到獲利預期可能會下調。但我認為,現在是更接近底部的時候,未來幾個月的任何正面刺激都是向上動力。
供稿人:Tomo Kinoshita、Arnab Das、David Chao及Brian Levitt
參考資料:
1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2年7月15日
2 資料來源:彭博、Macrobond、景順。整體通膨為6月數據,核心通膨為5月數據,截至2022年7月15日
3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截至2022年7月14日
4 資料來源: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截至2022年7月15日
5 資料來源:紐約聯邦準備銀行消費者調查,截至2022年7月11日
6 資料來源:加拿大央行消費者預期調查,2022年第二季,2022年7月4日
7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2年6月
※特別提醒: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本文由景順投信授權轉載,文章內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